4月下旬,走進曾凡師的養殖小區,一座座寬敞整齊的高標準家庭式養殖圈舍整齊排列,羊個個膘肥體壯。“現在靠著好政策,養羊沒有一點后顧之憂。我調引的13只基礎懷胎湖羊,現在都已產羔,目前大羊小羊共有46只,收入樂觀,發展羊產業我很有信心。”曾凡師說。
在民勤縣,像曾凡師一樣依靠肉羊養殖發家致富的村民還有很多。東湖鎮開成生態養殖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柴紹成,跟牛羊打了十多年“交道”。他說,合作社通過建設布局合理、專業層次分明的肉羊繁育體系,不斷提升肉羊綜合生產能力、供應保障能力和市場競爭力。

圖為民勤縣干凈的羊舍。(資料圖) 馬愛彬 攝
“合作社采用選種選配、人工授精、橫交固定等技術手段,引進優質肉羊品種湖羊、澳洲白與本地小尾寒羊進行雜交擴繁,摸索出一套‘最服水土’、適合民勤本地生產的種羊繁育技術體系,培育出了生長快、肉質好、抗病能力強且多產的高代雜交羊新品種。”柴紹成介紹說,新品種保持了湖羊、澳洲白鮮嫩的肉質口感,又秉承了小尾寒羊一年多胎、一胎多羔的優良品質,深受市場歡迎。
近年來,有“中國肉羊之鄉”之稱的民勤縣,堅持“兼顧生態、精養優養”的養殖方式,圍繞羊產業深耕細作,采取“養殖基地+企業+合作社+養殖戶”的生產經營模式,打造綠色有機肉羊全產業鏈,帶動農民發“羊”財,通過育肥羊產業,構建鄉村產業體系,實現產業振興。2021年,民勤肉羊飼養量約390萬只,羊肉產量約4.7萬噸。
“良種是肉羊產業提質的‘芯片’,更是畜牧業高質量發展的‘源頭’。”民勤縣鄉村振興服務中心主任李仕榮介紹說,為強化畜牧業種質資源保護和利用,規避因突發事件等不可控因素導致的風險,民勤縣制定種羊場長期發展規劃,健全規范的管理制度,在政策、資金、技術等方面予以支持,鼓勵和支持優良品種培育,積極引導、推進種羊場的建設,有效應對隨時可能出現的羊源緊缺問題,走“效益穩定、質量安全、生態友好”的肉羊產業發展之路。
民勤縣純種湖羊種羊場是該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與國家肉羊核心育種場浙江長興永盛牧業有限公司合作建設的重點產業扶貧項目,通過提純復壯、選育選留,向縣內種羊擴繁場、養羊專業村、羔羊繁育戶提供優質純種湖羊。“依托2021年甘味肉羊產業集群項目,我們已為養殖農戶供羊1400多只,對接大、中型養殖專業合作社16個,供羊1500多只。”民勤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王英多說。
在抓好肉羊良種工程的同時,民勤縣積極構建產加銷一體化體系,推動養殖、屠宰、加工、銷售等多環節全產業鏈發展。
這幾天,民勤中天羊業肉羊屠宰及精深加工廠機聲隆隆,干凈整潔的生產車間,和國際先進的屠宰加工生產線讓人眼前一亮。工人們正在對排酸后的羊肉進行精細分割,全排、半排、高鈣磚、羔羊肉卷、法式小切、法式十二肋等各類新式羊肉產品琳瑯滿目。作為民勤肉羊產業鏈條中的重要一環,羊肉精深加工與產業鏈上下游互動互促,夯實了產業鏈集群化發展基礎,實現了肉羊產業鏈價值的最大化。
從養殖到屠宰,再到加工銷售,民勤縣肉羊產業已成為實實在在的富民強縣產業。目前,民勤共建成規模養羊小區500多個。